

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各地区要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农村6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金调整正式实施!
5月10日,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2018年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通知》,统一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标志着城乡居民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开始运行。
《通知》明确,最近几年时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水平提高、物价上升明显、城镇职工养老金标准上涨明显,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上调至88元。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70元上调至88元,每月上调18元。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通知》要求,各地人社部门、财政部门要做好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相关工作,尽快将提高后的养老金及时、足额补发到位,并做好政策宣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合并而来,截止2017年年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12亿人,领取养老金人数1.55亿人,月人均养老金为125元。《通知》下发后,意味着城乡居民即将同城镇退休人员一样,实现养老金的正常上涨。此举对改善城乡老人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调节城乡收入分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部分地区城乡居民养老金上调工作早已进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乡居民养老金额度较大的地区来讲,基础养老金是高于70元的,如福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为100元,广东为120元。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上涨,只适用于部分城乡居民养老金较低的地区。在人社部发布明确通知之前,部分省市已经提前发布了城乡居民养老金上调通知。
1月3日,安徽省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统一提高至每人每月87元,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补发。提高标准所需资金,省财政承担50%,市、县(市、区)财政承担50%。全年新增财政投入约19亿元,惠及全省930多万城乡老年居民。
2月26日,海南拟投入财政资金1.58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8913万元,市县财政资金6890万元。基础养老金标准计划从现在的每人每月14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60元,涨幅为10.3%,每人全年增加180元,87.8万人受益。
3月8日,内蒙古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20元,达到每人每月110元,涨幅为22.2%。4月22日,上海市发布了城乡居民养老金调整方案,基础养老金由850元上调至930元,涨幅为9.4%。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涨,很多省市已经开始实施。对于没有开始调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养老金的省市,在人社部发布统一调整通知后,也会很快发布当地的养老金调整具体通知。各个地区无论何时发布养老金上调通知,都是从1月份开始调整、补发,参保人无需担心。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上涨,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件好事,但要想拿到更多的养老金,想要晚年生活过的更充实,还需要提高自己的缴费水平,增加缴费年限。
各地参保人员养老金调整正处于实施阶段,不久就会开始发放。想及时了解更多养老金政策,记得关注我们。有疑问也可以一起探讨